「21世紀的21堂課」重點整理與讀後心得


「21世紀的21堂課」是作者哈拉瑞繼「人類大歷史」、「人類大命運」之後,所出版的第三本曠世鉅作,延續著前兩本的撰寫人類中遠古時期至現代社會,從「智人」演變成現代人的歷史,以及從現在開始人類未來可能會遇到的命運,而這本「21世紀的21堂課」則回到現代,以AI的出現,取代人類工作開始,以五部曲(科技挑戰、政治挑戰、絕望和希望、真相、生命意義)細分成21堂課(理想幻滅、工作、自由、平等、射群、文明....),詳細的描述人類可能遇到的挑戰以及解決方針,以下以五大部分一一介紹這21堂作者要給全世界人類上的課。

      

第一部科技挑戰‹理想幻滅、工作、自由、平等›

       3C時代來臨,以往要在報章雜誌、圖書館、學術網路才能搜尋到的資料,現在只要谷歌一下,就可以得到想要得到的資訊,但這些我們以為很均等、開放的資訊,其實是大數據下演算的結果?這樣驚人的開頭,讓閱讀人想要再深讀下去。

       是否曾經有個經驗,在谷歌搜尋“台北飯店”這個關鍵字後,打開臉書時,出現的廣告,竟然都是有關飯店選擇的推薦?於是有人說:「小心谷歌與臉書在竊聽喔!」,當然這是一句玩笑話,可是為什麼會出現這樣很巧妙的結果?其實就是大數據運算在作怪,當我們在鍵盤上輸入“台北飯店”時,AI人工智慧就開始搜尋大數據資料庫符合的結果,而透過谷歌網頁運算連結到臉書APP就會變成我們看到的結果,這一切都是AI人工智慧以及大數據合作的運作。

       作者在書裡說到:「擁有大數據的人就擁有未來」,現在許多工作已經漸漸的可以機器人、AI人工智慧取代了,若隨著科技發展而進修成長,許多人的未來可能就會被剝奪,造成更多的不平等。例如上一段所說的谷歌及臉書,這兩大企業掌握了全球使用者的基本資料,成為企業發展研究的大型資料庫,在2018年臉書執行長祖克柏發生了轟動全世界的疑似販賣用戶資料的給廣告商大事件,雖然後來祖克柏獲判無罪,但擁有2億用戶的臉書,對於個人資料的保護,以及將用戶免費提供的資料,變成自己企業的資本,已經讓人對於臉書信用動搖,發生這件事後,才發現在科技的世界裡,我們一直處在“楚門的世界”。

       1998年上映的電影“楚門的世界”,描述一個男子從小生活在一個巨大的攝影棚,每天打招呼的鄰居,甚至是自己的父親,都是由演員假扮,每天生活24小時被直播,除了楚門以外,所有演員都知道實情。直到有一天楚門扮演學生時期的情人,不小心對單純善良楚門動了真感情後,才告訴真相,得知這樣殘忍的事實,一夏子怎麼受得了呢?但不甘願被騙的楚門還是決定離開這個虛構的世界,勇敢離開這個攝影棚。

      或許現實並沒有像楚門世界這樣的可怕,但大數據已經影響我們生活是不可否認的事實。那要如何不被掌握呢?就如作者所說的,回到我們個體最獨立的思考,在搜集資料時,不要僅依賴搜尋引擎給的資訊,更要到圖書館找到原始資料,因為網路上的資料,有可能是再被編輯過的二手資料,尤其是醫藥資訊,寧願選擇專業的醫療期刊,遠比網路上輕易得到的結果,更令人信任。

     大前研一所著的「M型社會」,指的是在工業時代及資本主義下,形成貧富不均的社會,而在AI世代的來臨,M型社會的樣貌會變得更明顯。有錢的大企業,可以掌握大數據,操控著人類生活各方面的資訊,未能即使掌握大數據的另一群人,則可能形成社會的底層,為大企業勞動服務。

     雖然AI世代的來臨是人類社會的挑戰,但就如AI教父李開復在「AI新世界」所說的:「AI可以取代人類瑣碎繁雜的工作,但AI沒有創意性,沒有溫暖、關懷與愛」,所以面對人工智慧的真正態度應該是,讓人類捨去大多的勞動,以及沒有生產力的工作,將注意力回到最根本的人與人之間的關懷,還有人類和諧相處的目標上,才是創造AI的最終目的。


第二部科技挑戰‹社群、文明、國族主義、移民›

      現在全世界總共有199個國家,在歷史發展之下,明顯地有些強國掌握了全世界大部分的資源,在二次大戰時期,強權是美英,近年來,中國的崛起,經濟開放的政策大大的發揮效益,美國川普上任後,捨棄了全球化,強調以美國人的利益為優先,在地化的風潮捲起,中美貿易戰開打。川普的保護主義下的移民政策,也讓要入籍美國的困難重重,美墨的築牆計畫,更隔絕了兩國的來往。

      在多年以來的全球化風潮下,國與國之間的交流頻繁了,但2019年的新冠肺炎,讓國際交流幾乎停擺了,世界經濟的受了重創,如相當倚賴中國的3C大廠-蘋果,因為疫情的關係,工廠停工了,飛機停飛了,於是生產線中斷,貨運也中斷,連帶著影響銷售端,連關了好幾家直營店。最近消息是快速時尚ZARA,以及精品咖啡龍頭星巴克,都要陸續關閉實體店。而糧食生產大國,印度及巴西,更是疫情的重災區,糧食無法運輸,許多倚賴進口的國家,紛紛開始檢討糧食政策,否則基本的糧食供應都有問題了,國家怎麼還能生存呢?


      全球化的美夢在一次的人類大瘟疫的試驗下,似乎已經破滅,人類現在要想的是,如何回到最原始的自給自足社會,人類不應該再細分成近兩百的國家,應該如作者所述,世界只有一個文明,人類共同的目標就是如何讓世界變得更好,一起面對瘟疫、疾病、糧食等問題,不再分你我。

     在現實世界因為新冠肺炎的出現,讓人類們形成了一個大社群,一同面對病毒的威脅。然而在網路世代,還有另外一股力量的形成,亦即網路社群的興起,在阿拉伯之春的以臉書號召革命成功後,人們才警覺到原來網路的影響是這麼的大!在網路世界裡,人們很容易有另外一個面相呈現,因為言論的自由,在網路可以暢所欲言,同類相聚,聚集成一群群網路社群,這樣的現象,讓臉書執行長祖克伯看到了,他試著將線上的網路社群,移動到線下的實體聚會,希望人們除了在網路上的交流外,更能夠有在現實生活的接觸。雖然他的試驗未成功,但這次新冠肺炎的蔓延,臉書在疫情消息的宣達上,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讓全球人類一起用網路的力量,試著將疫情控制下來。

      在本書中,作者還強調,我們能用眼睛瀏覽網頁,用手指打入訊息,看起來似乎平凡的事,但其實我們都還忘了,上天給予人類的五感,除了視覺以外,還有聽覺、觸覺、味覺、嗅覺,鼓勵我們不要被3C產品所控制,適當的空白,用五感去體會生活,用腳用手去感受生活的一切,回歸大自然,傾聽感受自然的律動,才是生命的最重要目的。

第三部絕望與希望‹恐怖主義、戰爭、謙遜、神、世俗主義›

        ISIS伊斯蘭國的崛起,用激烈的種族主義,並假借真主阿拉的主義,殘忍的屠殺以色列及敘利亞的人民,一時黑色風暴驟起,無知的年輕人,受到伊斯蘭國狂妄且虛假的理念號召,紛紛成為聖戰士以及聖戰新娘。原以為是英雄且驕傲的行為,直到真正加入伊斯蘭國後,才發現自己成為了一顆被擺弄的棋子,生命隨時受到威脅,即使可以全身而退回到家鄉,也不一定會受到家人的接納。

       雖然在2019年底美國領導人川普聲稱伊斯蘭國的首領已被擊斃,但事實上這個恐怖組織,一直沒有被真正的殲滅,仍然是隨時會引爆的炸彈。

      恐怖主義的形成最根本的原因,來自人性的自私與貪漤,以神之名,行殺戮之實,實在令人神共憤。過去以來的人類為最高靈性動物的觀念,讓有些人不斷的自我膨大,導致了這樣不可收拾的結果,是否應該學著謙遜,謙卑地向大自然學習,用愛代替恨,用關懷代替自私,才是人類能夠生存的重要因素。 


第四部真相‹無知、正義、後真相、科幻小說›

      2016年的美國大選的假新聞,影響了選舉結果,而2019的台灣大選也不遑多讓,多得是無法證實的消息,卻也深刻影響的選舉結果。

      倒底要如何分辨假新聞以及真新聞呢?有人提供了最佳方式就是-不看新聞,這個方式可是最好的方式呀!但身活在資訊社會的我們,怎麼可能會避免看新聞呢?況且如果不吸收新知,在工作及人際交往上會大大受影響,因此作者並不是叫我們別看新聞,而是要訓練獨立思考,在資訊的閱讀上,不依靠媒體的傳播,因為媒體的傳播多多少少都有播報者或撰寫者本身個人的意見,若不假思索,就會有所偏頗,思想也會受影響。因此訓練獨立思考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要如何訓練?多閱讀以及多觀察,才能辨別何者是真,何者是假,不被新聞媒體左右也才能看見真相。

      而就如前面所述,AI的世代來臨,大數據掌握了大部分的資訊,我們在網路上所有的資料搜尋,都是演算法的結果,連在臉書看到的頁面,在Youtube所看的推薦影片,也都是演算法的結果,如何辨別真相?還是一句,多多訓練獨立思考吧!這是資訊時代所具備的難得特質,也能避免真相被掩瞞。


第五部生命意義‹教育、意義、冥想›

    在前面洋洋灑灑的列出資訊革命及世界潮流帶給人類可能的影響後,這位以色列年輕的歷史學家,竟在最後一部,回歸到了最根本的人類心靈,或許讀到這一段會令人覺得突兀,前面大部分的篇幅,都在講科技的發展,怎麼又忽然回到心靈層次了呢?作者指出,所有世界的發展,都來自於人類心靈的變化,唯有透過內觀靜心,才能察覺心靈的變化,也能釐清問題的來源。

       而21世紀的資訊爆炸,帶來人們的心靈焦慮,甚至因為社群媒體的發達,導致無法適應的人,有了社交恐懼,衍生了許多新時代的心靈疾病。就如李開復所說的,AI沒有愛,而人類有,因為AI的發展,導致了心靈枯竭,是我們不願意面對現代課題。

       透過靜心冥找回淳樸的自己,也找回內心對自然的感動,是一個很重要的練習,也是人類能長久發展下去的一帖藥方。


       總結心得,雖然這本書分成21個部分,但其實這21堂課,每一個主題都非常的深奧,甚至都是可以獨立篇章成一本專書。對於能夠撰寫出這麼深入淺出的書籍,實在深感佩服,相信作者本身除了有深厚的歷史學識外,對於科技、生物、政治等領域,一定有深入的研究,才能寫出這本面向廣大的好書。

      因此,除了從這本書的內容學到人類從現在開始遇到的挑戰,以及解決的方針外,從作者的個人特質也學到,要能夠在某個領域有突出的表現,除了自己的專業外,也要多方涉略,並融會貫通,將所有資訊內化整理,成為一方學問。這樣獨立思考的能力,除了能幫助個人生涯發展外,也能在訓練出解決問題的能力,應用在工作上,甚至能幫助國家社會發展,這本書收穫良多,值得反覆咀嚼與回味。




👀延伸閱讀:「深呼吸」練習增強身體含氧量的方法

留言

熱門文章